首页HOME

人物春秋

师者风范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春秋 -> 师者风范

重庆市立女子中学、重庆市第四女子中学、重庆第四中学校期间后勤服务的点滴回忆(下)
http://xyzj.cqew.com.cn   2022年6月24日

      长江南岸,南山与塗山间,有一处宝地,呈东高西低之势,最适宜办学。这里背靠坚实而浓郁的南山山脉,面向塗山,连绵的山脉遮挡了都市的繁华,阻隔了城市的喧嚣;在这清幽之地,塗山湖犹如一块宝砚,盛着一汪湖水。这里是学子理想的读书之地——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二外既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又是一所具有80年历史的老校。追溯她的起源,还得从80年前说起。
 
 
重庆市立女子中学、重庆市第四女子中学、
重庆第四中学校期间后勤服务的点滴回忆(下)
文/  郝琳文  蒋小明   图/教职员工子女
 
兢兢业业不改本色
 
      部分教职员工以前从事教学或其他行政工作,由于历史原因,他们服从学校决定,转岗后一如既往投入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把新的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刘光大、朱才一都是有名的语文老师。原住童家花园姚庆余主任楼下,因为历史问题,夫妻双双离开讲台。刘光大老师到后勤卖饭票,朱才一老师在校办工厂做保管。1971年后迁到袁家花园后院。搬家后要维修开关等,夫妻俩又不便麻烦他人,就叫了当时在校办工厂劳动的熊尚威帮忙修理。
 
      朱才一老师的女儿刘苹苹后来也成为一名教师,实现了二老的夙愿。她清楚地记得,1962年,学校安排母亲担任65级2班班主任。对于这个班的学生,她既是老师,又是妈妈,不仅教语文,还包揽学生的思想教育、饮食起居、生理卫生等诸多事情。班里成立了勤俭小组,她又教学生缝补衣裳。由于她出色的工作,该班很快成为全年级、全校乃至全区的模范班级,科任老师们赞口不绝,考试成绩遥遥领先。这个充满活力的班集人才济济,十分活跃:吴琰君1965年初中毕业考试获区第一名,王东碧破市级女子长跑纪录,王匡蓉获市体操比赛女子全能冠军……学校体操队、合唱队的主力也多由该班输送。为此,团区委授予该班“保尔战斗班”的光荣称号并授予战旗。
 
      但“莫须有”的罪名让母亲的事业戛然而止,从此告别讲台和学生,结束了挚爱的教学生涯。
 
      离开讲坛后,母亲在校园里挖过土、修过游泳池、管过学生宿舍,后来又被派去管理教工食堂。自从母亲接管食堂工作后,教职工食堂的饭菜品种多了起来,每日三餐都有小黑板挂出来,上面有好几种家常菜供选择。从油炸麻花、花生米、麻婆豆腐到鱼香肉丝等,教职工吃得非常舒心。
 
      后来学校兴办了校办工厂,母亲又被派去管理库房。据说母亲接手以后,工具房焕然一新,每一种工具都分门别类放在架子上,连不同型号的钉子都分开来,每一颗钉子账上都有记载,就连弯了的钉子都要一颗颗锤直,认为它总有用处。在她的精心管理下,一切都井然有序。
 
      就是在那里,她与教职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她的得意弟子吴琰君也成为儿媳,师生每天一起到校办厂上下班,成为人们眼中最和谐的婆媳,一时成为美谈。
 
      2017年母亲去世,走完了她艰苦、坚强的一生。陈福勋老师来吊唁她时感慨万千,后来又在学校教工群里撰文赞扬她。这在群里掀起一场热议。老师们回忆起母亲带的“保尔战斗班”、回忆起母亲的音容笑貌、回忆起四女中最兴旺的教职工食堂,对那时的饭菜还回味无穷,难以忘怀,特别提到了鱼香肉丝。
 
      薛先知,重庆市立女子中学毕业,在小学做过音乐教师,1955年入校在教务处工作,担任学籍管理和学校单身教职工及住读学生户口管理工作,同时还兼任过学校工会委员及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不管岗位如何调整,她总是细致地做好本职工作。六十年代在担任工会女工委员期间,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同事和蔼可亲,因此大家对她也很信任。排忧解难,协调矛盾,
她总是乐意帮助,耐心劝导。
 
图书馆、医务室、实验室的他们
 
      图书管理员温厚娴是金陵温氏回族大家族第十七世后裔。始祖温尔里精通天文秘奥,被太祖皇帝钦留南京,任命为钦天监监副,子孙世袭,达五世以上,被称为天文世家。在清乾隆年间,十一世祖温以臣入重庆定居,至今已二百余年。到第十六世爷爷辈代表人物温少鹤,任重庆市商会主席,创办重庆第一个自来水公司,参与筹建重庆大学。解放后历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等职。正是在大家族精心教育培下,培养了其温柔、娴淑的大家闺秀的气质与风格。
 
      温厚娴的女儿马超平回忆,母亲自巴县女子中学毕业,先后在重庆宜德、开智、光国、兴华、广益小学任教。担任班主任,教语文、算术等科。1942年与中央政治大学毕业的父亲结婚。后随夫到新疆省党部、拜城县党部任助理干事。
      1949年8月回重庆,先后在精一小学、通惠中学任教,重庆六中任职员,后调四女中。父亲马志崇从重庆市第六中学调四女中任地理教师兼地理教研组组长,讲授初高中自然地理,经济地理课程。为加深学生们的直观认识,还在办公楼左侧建起了“地理园”安装了风向风速仪,大气温湿度计,雨量计等。由于学有专长,工作积极,深受学生们喜爱,多次受到学校领导表扬,出席过重庆市优秀教师代表会议。1956年被评为三级教师,成为重庆市科普协会会员。1963年父亲因历史问题被退职(直到文革后中央平反冤假错案时始得平反昭雪)。家里五个孩子,全靠母亲一人的工资养家糊口。尽管生活艰难,一家人始终和谐幸福。父母恩爱如初,从未红脸吵架。
 
温厚娴、马志崇老师全家福
 
      据其侄女温琳回忆,姑妈修养颇佳,为人和善,具有大家闺秀的风度。姑妈1954年4月调入四女中资料室,一直任图书管理员,兼报刊发行员,工作至1972年退休。那时图书蔵量很多,她釆取统计与分类检索等方法,井然有序地储藏图术、资料、报纸。快速、准确、优质服务师生,受到校领导与师生们的肯定。她主动承担起修补图书、更换封面,清洁书架、房窗。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因是以服务教师为主,她总是早出晚归。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总回来得这么晚。她说老师们很忙,常常需要放学后借资料回家备课,我不为他们准备好怎么行?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我必须要做好统计、分类,才能又快又好地为大家服务。
 
      待我进入大学后才知道一个学校图书馆馆长,是要教授级水平才能担当,图书馆的藏书量及书质反映整所大学的水平。虽不及大学要求,但姑妈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服务,也为母校的教育事业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
 
      文革期间,图书馆也难逃一劫。为了不让图书馆藏书毁之于炬,学校老师之间悄悄地传递着一个信息:可以暂时将书“借”回家保管。于是不少老师及子女,到图书室“借”了不少书回家。在特殊情况下,这个“借书”决定,是爱书人的爱书之情:与其毁灭或流失,不如让学校老师和子女受益。
 
温厚娴
 
      校医陈静贞、喻廷芳,一直以来都是超负荷服务于全校近3000名教职员工和学生,工作覆盖了日常全科诊病、出诊。经常下班后还有学生咨询生理卫生知识,她们总是不厌其烦,仔细讲解。除了白天的工作,遇到出诊,不管风雨雷电,几乎24小时随叫随到。
 
      喻廷芳为了节省学校资源,稍有空闲就自制棉签,然后上锅消毒。很多教师都记得帮医务室做棉签的情景。学生也记得医务室会不定期在阶梯教室开会,专门讲解生理卫生知识的情景。
 
      陈静贞医生是河南人,学生们爱听她讲普通话,她总是面带微笑讲解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喻廷芳一样,陈医生曾半夜去给学生治病,在乙栋教室外的土路上跌倒,腰部留下终身残疾。
 
      陈医生的女儿李惠惠,后来也成为了一名医生,母亲对工作的态度和言行成为她一生的榜样。据她回忆,母亲陈静贞50年代初就到四女中任校医,其间和喻庭芳一起共事多年,无怨无悔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李惠惠说,记得我8岁那年患了急性阑尾炎,当时女中正值开学期间,母亲和喻廷芳忙着给学生进行体检,因时间安排得很紧,母亲为了不耽误工作,让我两个读初中的姐姐连扶带背的把我从山上送到了渝中区的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手术,当我夜里从全麻手术后醒来发现自己一人躺在病床上,摸摸腹部上缠着一圈纱布绷带,知道阑尾手术已经结束了。母亲第二天一大早匆匆从一棵树小路下到上新街,过河赶到三院看望我(事后得知母亲下山时还摔了一跤,幸无大碍)。好在我术后恢复不错。1964年父亲在綦江人民医院上班,两个姐姐也在外地上大学,平时就只有我和母亲住在学校灯泡厂教工宿舍。母亲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里出诊童家花园学生宿舍,在返回途中行至乙栋教室旁下斜坡路段时不幸跌倒,躺了好一会才从地上忍痛撑起,全身湿透回到家中。第二天我起床看见地上的湿衣裤,看见卧床不起的母亲,才得知母亲跌伤了。伤筋动骨一百天,母亲用了不到一周时间治疗与休息,竟又拖着伤痛身体去上班了。中午不方便走回家,就在医务室等我,我每天中午放学后去学校食堂打好饭菜端到医务室与母亲一同午餐。我还记得母亲因腰伤需躺硬板床时,学校领导还专门安排木工房师傅为母亲用铺板拼凑钉了一张木板当硬板床用。母亲后来落下腰痛,带着特制的钢背心支撑腰椎,凡是需用力弯腰的重活儿都由我做。我感到那时的教职工都是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一代。1969年我本应下乡到忠县,因母亲腰伤,我不便远离,当时全靠医务室喻廷芳阿姨帮忙联系投亲靠友,我才得以在她的农村亲友处挂钩下乡到了巴县,才能经常回家看看,帮助母亲干些重活。至今回想起来都非常感谢喻廷芳阿姨,难以忘怀。记得小时有次放学后在医务室等候母亲下班,看见学校一教师的小男孩由婆婆带着来医务室请喻廷芳阿姨给他换药,因之前小孩小腿跌伤直接到医院去处理的伤口,之后伤口总是有分泌物不愈合,喻阿姨于是仔细探查伤口,发现伤口里面有异物,结果用镊子拔出了半截小木棍,原来是当时医院清创不彻底留下的异物,幸好喻阿姨认真查找到了原因,解除了小孩痛苦。
 
      母亲一生为人诚恳,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从未出过差错。工作从来不分上下班,不管是端起饭碗,还是在休息,只要病人找上门来,总是热情接待,从不拒绝,急病人之所急,为病人服好务。良好的家风使我们三姐妹从小耳目濡染,受到熏陶。我的父亲在綦江医院工作,为了抢救病人,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不顾自己身患浮肿病,毅然把自己的鲜血输给病人,挽救了患者生命,通过父亲母亲的言传身教,我也走上了从医之路。母亲和喻阿姨除搞好日常医疗工作外,还担负起全校学生传染病防治工作,学生和教职工子女的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培训各班卫生员(当时叫做小医生)、食堂工作人员等,由于工作到位,措施落实,有效地控制了学校传染病暴发和食物中毒的发生。母亲还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母亲于1969年退休,2016年去世,享年95岁。
 
      喻廷芳的女儿项仁宪深情地回忆亲爱的妈妈:您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兄妹。三年自然灾害时,天未亮就带着大哥、二哥去山上割牛草,卖到牛奶场换麦芽糖回来补充我们的营养,让我们能够健康地成长。您还注重我们的心理教育,要我们有一个“麻布口袋的肚量,再多的气都可以漏出去”。这样面对任何困苦,都可以笑对人生,做一个快乐的人。
 
      在物资极度匮乏时期,虽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但您总是节省出食物招待客人,使家里亲戚及父亲的文人墨客们可常来家相聚,也使我知道更多有趣的事。六爷爷讲述长江中下游各水码头的趣闻,如:打屁虫的屁下酒是绝世美味;金石专家黄孝云是怎样发现曹雪芹砚台的;邱思奇爷爷展示他的杰作;米粒上用毛笔写首诗。
 
      工作中,您与陈静贞阿姨一起为全校2千多学生和教职工及家属打针拿药。不论白天黑夜,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如遇流感时期,下班后到家里打针的病人络绎不绝;病重来不了的便上门打针。有一天下了晚自习,高度近视的您回家途中,一脚踏空掉到阴沟里,摔昏过去动弹不得。是前院的雷应珍阿姨听到响声,跑来将您从沟里拉出来,叫醒后扶送回家。第二天早自习时,您的身影又出现在了医务室。您没向任何人说昨晚受伤的事。
 
      这就是我亲爱的妈妈,一个平凡而无私奉献的妈妈!如果有来生,我还做您的女儿,牵着您的手,依偎在您的身旁!
 
      学校实验室健全。化学郑海波、物理陈汝静、生物鲜蜀琴三位实验员,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各科师生做好实验前后的一切准备工作。
 
      生物实验室管理员鲜蜀琴的小女儿陈红,回忆了母亲当年的工作。母亲于六十年代初参加工作,任学校实验室的实验员,负责学校生物学科实验室的工作,为每一节实验课提供相应的物料,每天喂养的小动物有:火鸡、鸽子、兔子、白鼠等,用于生物解剖;同时管理理、化、生实验室所有的器材物品,制作动、植物标本。母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潜移默化影响着我,让我懂得平凡的工作岗位仍然能够做出不平凡的自我。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母亲工作吃苦耐劳、兢兢业业,深受领导的信赖与老师的好评。
 
      七十年代,学校兴办五七工厂,因工作需要,母亲调到工厂,带学生操作时,左手前臂卷进机床,粉碎性骨折,所带的学生因操作有误,造成了更加严重的伤势。此刻,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坚强的父亲痛苦的表情,低垂着头,泪流满面,父亲难过的神情让年仅10岁的我读懂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痛?因伤情严重,手术时安了钢板螺丝、植骨植皮,母亲所受的痛苦可想而知……但母亲对那位行为过失的学生没有半句怨言,宽容之心,善良之举,令人感动不已!母亲的包容善良教会我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如何用爱心去善待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母亲因公受伤,手臂致残,又转岗从事工厂的财务工作,40多岁的母亲也是拼了,从使用珠算、学习做账开始,现学现啃,专心致志,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
 
鲜蜀琴
 
      年轻时的鲜蜀琴师傅,待人真诚、热情、善良,得到同事、朋友的高度赞扬;如今86岁高龄、勤劳一生的她,享受着天伦之乐。三个子女懂事、孝顺,工作有责任感。一直以来,子女们牢记父母的谆谆教诲,工作成绩足以让父母引以为傲;子女们所做的一切,既让母亲的同辈感动,也让同龄人羡慕!
 
幼儿园的点点滴滴
 
      学校幼儿园,从1952年开始,接收了学校所有教职员工的子女入学,解除了其后顾之忧。最早的幼儿园刘维学老师,家住上新街皮鞋厂附近,瘦削高挑,和蔼可亲。王南祥,这位毕业于本校初59级的学生,在1965年到幼儿园任教8年。一批批的家属孩子,从儿时的玩伴,成为黄桷垭小学、四中的同学。文革期间,幼儿园的工作停办,教职工子女只能送黄桷垭幼儿园就读。直到1973年才恢复。
 
      王晓清记得母亲杨治清老师在四中幼儿园工作时的情景。母亲1972年退休。退休前曾在黄桷垭幼儿园担任园长,清水溪小学担任音乐老师。教过的孩子不计其数,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当年四中领导得知母亲退休,多次上门聘请母亲将四中幼儿园重新开办起来。于是1973年9月四中幼儿园重新开始收教职工子女,母亲负责孩子们的保育教育工作,桂其英负责孩子们的伙食,并协助母亲工作。幼儿园孩子大约30个,年龄2到6岁之间,混合一个班。在七、八十年代,学前教育没单独的教材,全凭母亲从事幼教工作多年经验教学。母亲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以游戏为主,在日常活动中,着重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智力开发等,使孩子们在园期间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系好了人生的第一颗纽扣,为他们未来的求学经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母亲在四中幼儿园工作期间工资收入每月24元,虽然工资不高,但母亲对工作认真负责。我家住清水溪(现在的加勒比海)距四中3公里远,在不通公交车的情况下,母亲每天早上起得比中学生还早,徒步于乡间田坎路上,放学穿插在回家路上的中学生队伍中,不管刮风下雨从未迟到早退。早上7点半左右到园,做好准备工作,放学等家长把孩子接完才离园回家。有时孩子家长不能按时接孩子,母亲就把孩子带回家。母亲在四中幼儿园的工作,解决了四中教职员工的后顾之忧,保障了四中的教育工作顺利进行。至今,四中的老教师们和当时的孩子们,提到杨老师都赞不绝口。苏险峰工作后第一次领工资,特意给母亲买了礼物亲自送到家,感谢杨老师的教育和培养。
 
      由于幼儿园工作琐碎,孩子多且年龄大小不一,母亲叫我协助她工作。那时我刚初中毕业,我帮着扫地、拖地、倒痰盂(那时幼儿园没有厕所)、给孩子擦屁股,中午还要给个别孩子喂饭,偶尔甚至会遇到个别孩子拉屎拉尿,正值豆蔻年华的我手足无措,只能硬着头皮顶上。有时刚入学的孩子又哭又闹,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上课,我只能抱着孩子往外走,哄着拍着讲故事,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直到不哭为止。就这样协助母亲在幼儿园零报酬工作了四年多。虽然是一些琐碎的事,但也磨练了我的心智,为我日后从事教育事业打下了基础。
 
      母亲和蔼善良、大爱无私、兢兢业业、不计报酬、毫无怨言的品质一直激励着我。
 
朴实厚道的后勤员工
 
      余海廷师傅的大儿子余超国,提起父亲充满敬佩和感激。父亲从筹建市立女子中学,直到退休、病故,从未离开过学校。学校迁址黄桷垭后,没人坐滑杆了,父亲便被分配到食堂工作。因为没有学过厨工,只能做煮饭和其他杂活儿。那时的女中有2000多学生、300多教职员工及家属,近3000人吃食堂。早晨煮稀饭就得一二百斤大米,要分数次才能够完成,劳动强度相当大。他早晨2点多起床去厨房,午后2点多钟回家休息一个多小时,下午4点钟再去厨房,晚上8点才回家。每天往复近16小时的劳作,回家后总是显得疲惫不堪,点上一支叶子烟闷抽。孩子们很少能见到父亲有笑容,想要像其他孩子一样和父亲打闹一下,简直是一种奢侈。但孩子们理解,父亲太累。
 
      按五、六十年代的劳动标准负荷,厨工与学生比为1:60人。厨工们的负荷达到标准的3.5倍。当时的食堂除了老师、学生就餐的饭堂外,厨房、操作间极为简陋,煮饭烧火要绕到户外,既不能遮风,也不能挡雨。那时黄桷垭人烟稀少,比山下温度低,每到冬天都要下雪,滴水成冰。长年累月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好多工友都长期反复感冒。父亲患上了支气管炎,后来发展成肺气肿、肺心病。除了本职工作,师傅们还要担负搬运工作,每月数吨大米、面粉、煤炭,及其他原辅材料。业余时间,先用板车运到食堂大门口,再肩扛手抬到保管室。那种劳动强度和劳动量,现在的人难以想象。
 
      父亲出生贫苦,7岁时祖父去世,家中失火一贫如洗,祖母只得另嫁,六兄妹分别送人。父亲学过织土布、在河边挑过水卖钱,成年后在联合国重庆办事处做过杂工、直到为李校长抬滑杆来到女中。是新政权给了父亲这个苦命人新的人生,校工张素清为他介绍认识了母亲,并由校长龚灿光为他们主婚,过上了有家庭的幸福生活。也许,父亲一辈子的任劳任怨、再苦再累都默默地承受着,就是为了感恩这一切吧。
 
      厨工们严寒酷暑、烟熏火燎,做着最苦最累的活儿,大多数都在60岁左右去世。活到80来岁的仅保管员廖全生、唐树林师傅二人。
 
      可慰的是,辛苦了一辈子的余师傅去世后,四中江济黄校长为其主持了简短追悼仪式,南岸区教委亦来人参加,余师傅的老领导——伙食团长梅开先先生更是以重礼致哀,即是对余师傅等前辈为四中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逝者和家属、子女的告慰。
 
      1940年进入市立女子中学的黎泽菊(刘婆婆),儿子在抗美援朝中牺牲,校领导、后勤部门及后勤员工们,在生活等各方面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关照。
 
      新寝室的管理员袁竹鸣,学生老师都尊称她为袁伯伯,也许是她承担着像男人一般的担子吧。她是家中长女,20多岁便带着4个弟妹和老母亲,从自贡到重庆讨生活。1940年,她进入市立女子中学时只有26岁。这个生在旧社会的老人,把一生都交给了学校,一直工作到60岁退休,都没有离开过学生宿舍。她的女儿从小就参加了工作,常年在外,情同此心,她觉得学生们十三四岁这么小离开父母,难免生活上有不懂的地方,总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有路程远的学生,周末要赶回校,只要知道谁没吃晚饭,总会端饭让她们吃完去上晚自习;特别是对生病的学生,更是嘘寒问暖,添衣加被,熬药趁端给学生喝,关爱有加;有的学生认她作干妈,一直来往几十年,几乎每年都要看望她。
 
      早年在袁家花园的宿舍管理员黎泽菊(刘婆婆)、叶志清(叶大娘)、以及后来的陈大秀、再后来男生宿舍的张素清、张朝芳,无一不是这样对待学生。因为学校为女子中学,就读的女生会遇到生理问题,宿舍管理员总会手把手教学生使用卫生用品及有关消毒方法;学生生病,可以给宿舍管理人员讲,开小灶。那时也就是煮点稀饭或下点面条,只是热乎一点、软和一点,陪着看病,送上热开水吃药。这些点滴的关怀,让当年许多学生感动不已,几十年都不会忘记。学校毕业生不计其数,总有校友回校问询、看望当年的刘婆婆、袁伯伯、叶大娘、陈孃孃、张孃孃们。
 
      五十年代袁家花园的学生宿舍没有厕所,都是每晚放马桶在走廊,早上生产队收粪便后涮洗马桶。新寝室虽然不倒马桶,但学生的开水和生活用热水,都是靠一担担挑到宿舍发放。学生上课时,要尽快做完清洁卫生;学生下课,要发放热水,几乎一天到晚不得空闲。所以学生宿舍的工作非常辛苦。
 
      袁伯伯每个星期天,都是在医务室旁边的荷花池(没水时到开水房)挑水,把二楼和三楼的木地板都拖出木地板的原色,楼梯扶手、窗户擦得一尘不染。有一次擦窗户,发现木栏杆被小偷锯到只剩一点连着,如果不是白天发现,晚上极有可能出现偷盗事故或学生安全事故。随即报告学校,装上了铁皮。
 
      寒暑假,学生离校,宿舍管理员也放不了假,大扫除、木工、电工、泥水工的各种维修,得做好下学期开学准备。
 
      水电工罗炳臣师傅的女儿罗芝娴回忆:我的父亲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农村来到四中工作,作为一名普通的水电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千方百计做好学校后勤服务。父亲工作从不分白天黑夜,也不分上班下班,只要哪里有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抢修,哪怕累得满头大汗也没有一丝怨言,一直坚持到修好为止,从而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师生的生活不受影响。父亲就这样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四中,直到退休。父亲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但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对事业的满腔热情,至今让我们难以忘怀。
 
      开水房的彭祥芳师傅,是个快人快语的大嗓门,心直口快,心地善良。那时几乎每家都是用开水壶或暖瓶打开水。因此不论春夏秋冬,她每天凌晨5点起床,为全校师生准备好开水、热水;中午得等吃完饭的教职工和学生打完开水,1:30下班;下午3:30开始准备教职工和学生洗澡用水、清洗蓄水池、打扫盥洗室及周边清洁等,一直要干到晚7:30左右。虽然很劳累,但是彭孃孃是个性格开朗乐观的人,大老远就能听到她的话语声或爽朗的笑声。
 
踏实工作任劳任怨
 
      踏实、勤劳、厚道、善良,是后勤职工的共同点,也是他们可贵的品质。每一位朴实而普通的后勤员工,在后勤战线默默无闻的奉献,共同撑起了后勤工作的一片天。在他们工作期间,特别是医务、食堂、宿舍、水电没有出现过医疗事件、食物中毒事件、偷盗事件、安全事件,真是难能可贵!
 
      他们明白自己的工作是为教学和师生服务,以踏实的态度勤劳地工作;他们待学生如子女般,对病弱的学生关爱有加;他们以乐观的心态生活,在艰苦的条件下养育子女。同样赢得了学校领导对他们的肯定、老师们对他们的尊重、学生们对他们的喜爱。
 
      对于各种荣誉,普通工人一般无缘。但对于他们来讲,默默奉献已经成为一贯使然。然而,幸运的是,1966年,程建平副校长和余海廷、袁竹鸣、郑海波3位校工被评选为重庆市教育系统群众代表,前往首都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对于这些从未出过远门的工人师傅来说,这是至高无上的荣光,也是一生最值得骄傲的回忆。有的师傅还是第一次上绿皮火车,到了北京着实开了眼界。从北京回到学校,他们更是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工作,觉得这样才对得起学校给予他们的这份荣誉。
 
      一群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后勤职工,他们大多没文化,但他们有担当、有温情。他们懂得感恩新社会、感恩学校这个大家庭。这是他们坚韧、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工作最好的注脚。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儿女,家庭的重担交给了家属。那时家庭子女较多,所以好多职工家属没有工作。在低工资和物质贫乏的年代,工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很重,眼见父辈辛苦劳作的子女也非常理解父母,即使失去读书的机会。所以,不少家中的长子、长女,成人即参加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
 
部分后勤员工子女合影
 
      余海廷师傅的大儿子余超国,对于自己一家受惠于学校,依旧感慨感恩:“女中四中历史长,养活了爹,养活了娘,养活了一群小儿郎。八十岁月匆匆过,女中四中我亲娘!”是的,对于广大的女中四中教职工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
 
      后勤职工的子女们,既有子承父业,勤勤恳恳地工作在食堂等后勤部门;也有走出教育系统,成为医务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等;更有再续父辈理想,实现了像父母一样做一名教师的梦想,有的成长为校长。无论在什么岗位,子女们都传承弘扬了父辈做人做事的美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干得十分出彩。
 
      从1952年到2020年,经历了市立女中、四女子中学、四中到如今的二外,学校迎来建校80周年华诞。在当年一片片荒芜的农地上,老一辈给我们留下了一座美丽校园。所涵盖的方圆148.967亩的区域内,良好的办学环境,是四女中、四中的老职工们辛勤劳动、培育的结果,他们的付出不能被忘记。这些仅有的追忆,是对父辈辛勤工作的怀念。他们亲手留下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这样优美的读书环境,是一笔有形的资产,80年来得以传承;后勤人用一生的言行,留下了朴实、无怨、坚韧、向上的精神,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它已经根植于子女们心中,并影响着他们的一生,得以弘扬。这种朴实无华的精神,犹如华盖般的雪松,永远挺拔苍翠。
 
部分后勤员工子女追思父辈后勤工作座谈会
 
 
后记:
 
      为了尽可能真实客观地记录学校老后勤部门工作,本文专门拜访了与后勤工作交集最多的熊尚威老先生,成文后又得到其多次对一些事件、时间、人物等细节进行核实修改;专门约请了对市立女子中学、四女中、重庆四中时期部分后勤职工的子女座谈,请他们回忆学校后勤工作中及父辈们后勤工作的点滴。此文仅为他们一生勤奋工作的一丝涟漪、一朵浪花;还有许多文中未有提及到的更多的后勤师傅们。是他们与学校领导、老师、学生们共同的付出,沉淀了学校80年厚重的历史!
 
 
附:四女中、四中时期老一辈后勤人员(先后在校工作)
 
总务处:姚庆余(主任) 周远谋 陈廷玉(会计);伙食管理:秦公僻
             郑一民 梅开先;蒋忠泽(事务组长) 刘德軒 熊尚威
教导处:薛先知、饶毓菁、冯孝敏、胡 泽
生活组:周碧英、冯明蓉
图书室:温厚娴
医务室:陈静贞 喻廷芳
实验室:郑海波(化学) 陈汝静(物理) 鲜蜀琴(生物)
幼儿园:刘维学 王南祥 杨治清
厨  工:黄树清 覃绍华 李银武 余海廷 林德全 王绍品 徐炳会 谭银华 廖全生
            张世兰 唐树林 杨元福 吴桂珍(七十年代有周建国 田昌华 林代芬等)
校  工:雷光明 雷应珍 彭万敦 陈云盛 梁海云 罗炳成 周尧生 彭祥芳 周树云 杨海云 唐志国
学生宿舍:黎泽菊 袁竹鸣 叶志清 张素清 陈大秀 张朝芳
校办厂:蒋忠泽(厂长) 朱才一 鲜蜀琴 李世廉 代席良 杨子美

(阅览次数:3560次)  【  】 【告诉好友】 【关闭】   

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 2013 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 渝ICP备12345678号 技术支持:重庆鼎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