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HOME

人物春秋

校友剪影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春秋 -> 校友剪影

校友故事--邓先群
http://xyzj.cqew.com.cn   2022年2月24日

 
个人简介
 
      邓先群,我校“市立女子中学”时期初16班(1951.3-1953.7)甲组校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邓小平同父异母之妹。邓先群校友1935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195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3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群众工作部群众工作处处长,1992年起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群众工作部副部长、部长,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1995年退役。离休后,担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七届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七届执行委员会委员。现居北京。
 
 
校友故事
 
 
      邓先群是邓小平同父异母的妹妹,邓小平的母亲淡氏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而邓先群的母亲夏伯根则是第四任。1935年12月,当妹妹邓先群呱呱坠地之时,此时的邓小平正艰难地行进在长征途中,对于家中的事情一无所知……
 
      老来得子一家人都非常高兴,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在邓先群出生的次年,邓绍昌便不幸逝世。从此以后,夏伯根便成为了家中的顶梁柱,独自担负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突然失去父亲的邓先群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从小就十分乖巧懂事。
 
 
      邓先群在四五岁的年纪,就能帮母亲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也是让母亲夏伯根感到非常欣慰的事情。日子虽然比较艰苦,但是看到懂事的孩子,夏伯根对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孤儿寡母收治游击队员
 
      到了邓先群14岁的时候,解放战争接近尾声,中国即将迎来解放。而就在这一年的八月,她们家里突然闯进一伙“不速之客”,娘俩慌张地望着对方,其中一人身上流了很多血,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来人乃是华蓥山游击队的队员,名字叫做龙田焕。夏伯根连忙和其他队员一起把他背到屋内,并且让邓先群赶紧去厨房煮饭。她安置好龙田焕之后,就去外边找了个熟悉的大夫帮龙田焕包扎治疗。在夏伯根的细心照顾下,龙田焕的伤势很快便没有大碍了。战士们不想再给夏伯根添麻烦,再加上还有任务在身,必须要尽快动身。但是在各个必经之路上都有敌人设下的关卡,武器拿了容易暴露,不拿就是丢了半条命。听明白战士们的苦衷后,夏伯根想出个主意。她要求和战士们一起出去,并且把战士们的枪都藏到草垫子里。到了渠江,桥上的敌军看到他们后,以为只是一家人上山采东西,就让他们过去了。就这样,夏伯根对游击队员们不光照顾周到,还凭借机智帮他们虎口脱险。夏伯根和邓先群的这个事迹,此后便一直为人称道。人们敬佩母女俩的机智与勇敢,同时也对“邓家人”产生出了更多的敬佩之情。
 
家人相见
 
      就在那时,邓小平的名字也出现在了许多中国老百姓的交口称赞之中。而当夏伯根与邓先群听说了邓小平的消息后,内心非常渴望与这位多年未曾谋面的家人见上一面。毕竟不光邓先群没有见过,连夏伯根嫁过来的时候也没有见到邓小平。
 
      幸运的是,在重庆解放后,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来到重庆。邓小平同样对家里十分思念,最终,在舅舅淡以兴的帮助下,邓小平和夏伯根母女顺利重逢。
 
      邓小平再外奋斗多年,心里一直对家中比较亏欠,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做儿子的义务。邓小平与继母相逢那一刻,眼泪不禁打湿了眼眶。原本母女俩打算见上一面便要告辞,也算了却一桩心愿,没想到邓小平却执意将母女俩挽留在身边。虽然夏伯根是邓小平的继母,只比邓小平大5岁。但是邓小平心里清楚这些年来夏伯根为家里付出了多少、吃了多少苦。再加上父亲已经不在了,夏伯根自然是家中最后的长辈。邓小平遗憾不能再孝顺父亲,因此便对夏伯根更加珍惜。哽咽地对夏伯根说:“夏妈妈,留下来,我们一起生活,今后我们给你养老!”在邓小平的再三请求下,夏伯根带着家人们从老家广安搬到了重庆,与邓小平一同生活。
 
雪松苑的短暂生活
 
      1951年春,邓先群在卓琳的带领下来到二外的前身,当时的重庆市立女子中学读书。当年班里有62位,全是女生,只有班主任老师是男性。那个时候,每天清晨,雪松苑、腊梅苑都曾留下过她们朗朗的书声。邓先群个子高高大大,喜欢运动,运动场上常常有她矫健的身影,她和老师、同学都相处很好。初中还未毕业,有一天,同学们还在上课,卓琳来校园领着她离开了。
 
      后来,同学们才知道她和母亲去北京了。原来,1952年7月,邓小平被调往中央去北京工作了。邓小平十分感念夏伯根在父亲生前对他的照顾,因此,他也将邓先群当成亲妹妹一般看待。定居北京不久后,在大哥邓小平的执意要求下,邓先群进入了北京实验中学学习。
 
邂逅爱情
 
      天资聪颖的邓先群一直记得大哥邓小平的嘱咐,在学校非常刻苦用功。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邓先群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而正是在这里,她收获了美满的爱情。
 
      邓先群进入大学后,也同样进入了适婚的年龄。甚至因为比其他同学大一点,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小姑姑”。相处一段时间后,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平易近人的邓先群,于是自发地为邓先群的婚事操起心来。
 
      经过精挑细选,慎重考虑,同学们一致认为,学校里一位叫栗前明的学长,应该是邓先群的“如意郎君”。栗前明比邓先群大两岁,河北阜平县人,他从小就听说甚至目睹了日军和国民党的残暴行径,以及我军的英雄事迹,一直都把入伍当兵当做自己一生的理想。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邓先群和栗前明年龄相差不大, 而且都是学校里有名的“学霸”,任谁看都会觉得般配。在同学们的撮合下,两人也觉得彼此非常合适,于是两情相悦走到了一起。
 
      可是,他们在一起还没多久,栗前明就毕业了,被分配到天津工作。1963年,邓先群也顺利毕业,并且幸运地进入第二炮兵部队,与栗前明成为同事,相爱的两个人最终又在一起了。
 
 
      同年11月,两人准备结婚。他们的婚礼非常朴素,新郎新娘穿的结婚礼服既不是中国传统的、也不是西式的,而是清一色的军装,婚礼仅仅用了两斤糖果与一斤茶叶就招呼了到场祝贺的所有来宾。
 
家风甚严
 
      邓先群虽然是“邓家人”,而且职位比较高,但是她一向行事低调,而且严格教育子女。女儿栗小兵17岁参军去了二炮一个地处深山的基地,跟大家一起摸爬滚打,受到了严格的磨练。一天,一位男兵有意捉弄她,便将一团面糊藏在了包子里,栗小兵拿起来刚咬一口,那些面糊便全部喷到了她的脸上,那位男兵见状,在一阵哈哈大笑中跑开了。气急败坏的栗小兵便将手中的包子往馊水缸里扔去,谁曾想,这个动作马上被队长逮个正着,瞧她是位小姑娘,便有意吓唬下她。当时,队长给了栗小兵两个选择,要么从馊水中捡起包子吃到肚子里,要么就要背个处分。栗小兵一想,如果背个处分,一向严格要求自己的爸爸妈妈肯定会大发脾气。于是,她一下抓起桌子上那个从泔水缸里捞起的包子,几口就咽进了肚子,这下反倒让队长目瞪口呆,队长一下傻眼了。邓先群和栗前明夫妇对子女要求之严格,于此可见一斑。
 
 
 
妹妹眼中的小平
 
      对同父异母的大哥邓小平,邓先群心中总是充满敬畏之情。在邓先群的印象中,邓小平总是不爱说话,他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思考。由此,她曾这样感慨道:“邓小平理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他经过深入的实践和这样的深思熟虑才出台的。”
 
      此外,邓小平的节俭也给邓先群留下了深刻印象,每次吃饭的时候,邓小平总要将上一顿没吃完的剩菜热一热先吃完,再吃新菜,即使只剩下一点剩汤,他也会加热后喝得一滴不剩。
 
 
      邓小平是不喜欢题字的人,他一生送给妹妹邓先群的只有两幅字,一副是他在80岁时写的“实事求是”四字,另一幅则是在85岁时写的“无私无畏”。事实上,无私无畏既是邓小平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邓家整个大家族的要求。
 
      1995年,邓先群女士离开了自己所热爱的岗位,已经年龄渐大的她也觉得是时候把这份工作让给年轻人了。但是退休后的她依然不忘为国效力,如今她已经86岁,但依然在我国的妇联单位工作,继续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余热,和她的哥哥邓公一样,她也非常值得我们敬佩。
 

(阅览次数:1184次)  【  】 【告诉好友】 【关闭】   

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 2013 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 渝ICP备12345678号 技术支持:重庆鼎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