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HOME

人物春秋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春秋 -> 校友风采

吴青
http://xyzj.cqew.com.cn   2017年3月1日


吴青

原重庆四中75届校友

现任中渝置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46年前,尚在青春期懵懵懂懂的吴青走进了重庆四中校园,度过了自己三年的初中和两年的高中生涯,做了两年“农村知青”后,于1977年文革后恢复第一次高考中,吴青“意料中”考入名牌大学,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涯。

如今,身为上市公司中渝置地副总经理的吴青,仍对中学生涯恋恋不忘。这段求学经历在他看来,不仅仅是青春成长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这段求学和生活经历,让自己学到了一身有用的本领。

20161220日,重庆原四中75届的知名校友,在重庆忙碌差旅中的吴青,抽出间隙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让我们走进他的求学世界。那么,中学生涯给他装上怎样的“翅膀”呢?

 

忙碌的实干家

 

“不好意思,我接个电话”。在接受我们采访期间,吴青的手机随时可能会动起来,尽管他已经努力控制,但还是有一两个不得不接的电话。这一次来重庆,也是为了中渝置地在重庆的公事。

精力充沛、忙个不停、语言表达简单利落,吴青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定居香港的他,生活工作都以香港为圆心,而他也富有典型的结合了中西方文化的香港人的儒雅和幽默气质。在另一面,尽管作为一家知名大型企业的高管,在媒体、网络上,鲜有他的消息。

在他看来,做事在于找准自己的爱好和方向后实实在在去干。也正是因此,吴青“放弃”了他自1977年进入大学起便从事的计算机科学,转入到经商贸易的大潮中。

吴青说,在1994年香港回归祖国大陆前夕,对具有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人才需求极大,在此背景下,当时的香港政府在海外大力招聘各类专业人才,从事工业设备贸易,其中包括当时大量需求的飞机场行李及旅客安全检测设备等。

跟随当时经济发展步调,2000年,吴青随着他所在的企业,转型到科技行业,主要是通过投资布局,其中包括投资国内海信等企业。这一次,他们一干就是6年。直到2006年,中渝置地在重庆加州片区拿下300万平方米土地,吴青又转入了炙手可热的地产行业。

10多年时间,辗转多个行业,吴青都是行业佼佼者,对于自己这样的一个多面手角色,吴青说,关键是随时要评估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在哪里。从事自己爱好并擅长的事情,无疑是一种享受。

 

形影不离的数学缘

 

从计算机到贸易到投资,再到地产,尽管这么多行业的跨度,但在吴青看来,与他所学是紧密相关的,这就是数学。

在原四中老校友的记忆中,吴青是学霸之一,而回忆起在中学的学习经历,吴青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的数学,以及数学老师张朝华先生。

张朝华老师虽然教课是数学,确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他所带领的班级,在音乐艺术等方面,在同年级里常常是标杆;同时常常能在课外,向学生讲述当时还属禁忌的欧洲电影,不少学生通过他这个“窗口”,得到西方文化的启蒙。

而生性活泼的吴青,正是喜欢张老师这样的性格,以及他渊博的学识,动不动就会向老师讨教。这一来一去,张老师也喜欢这个学生,并发掘了他的数学天赋,常常给予他机会,在别的学生解答不出来问题时,让他大展身手。

这种良好的互动,对一个如梦初醒的青春期学生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励,吴青也愈发对数学感兴趣。在1977年的高考中,吴青的数学一举考了94分(满分100分)。

优异的成绩,让他被当时的长沙工学院录取,这所大学也就是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

当时他被分配到“6”系,直到进入校门,他才知道,这个所谓的“6”系,就是计算机系。他说,大学都快读完了,他才通过学校的老师知道,当初他能进入的计算机系深造,最重要的因素正是他的数学成绩优异。

而这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国防科技大学的学习中,吴青继续了他的数学热情,在毕业后获得留校工作的机会,并在1987年被国防科工委推荐到德国名校波恩大学深造,获得计算机科学的硕士、博士学位。

 

 

留洋深造先学会规划自己

 

在海外的求学生涯,无疑是一个迥异的环境。吴青说,德国的高效与国内不同,不是“跟班制”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一边打工,一边学习。

吴青进入波恩大学,他最先看到的就是一张长长的表格——这是取得学位,需要修完的课程,“一天修完可以,十年修完也行”,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划选择一年修哪些课程。

学生选了某位教授的某一门课程,可以根据教授的时间安排,前去约定的地点听课学习,也可以自学成才,学好了考过就算数。

当然,除了平常修课、学习是无人管理的“放羊”状态,考试也是无人管理,不过却比国内的大学考试要难考的多。

是怎样考试的呢?学生在自信能考试过关后,先向教授的助教约考试时间,考试时采取答辩形式,教授一对一检测。难考的地方在于,教授会随意翻到书中任意一页,随意提问,如果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没有吃透,前后逻辑没有理解,考试一般就不会通过。

吴青说,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一般聪明的学生要拿到学士学位,也需要四年,中等的学生需要8年,高等教育的高成本,让不少学生一边打工一边念书,甚至有些学生找不到工作就先不毕业,因此,在德国的高校内,常常出现在同一门课的堂上,“小鲜肉”与“老腊肉”同桌的情景。

从国内名校走出去的吴青,也深深感受到,这种“放羊”式的教学模式,与国内大相径庭。比如,国内一些大学考试,老师在期末临近会先划出要点,这样的话学生就会有突击机会。

吴青说,在德国求学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要有充分的认识,对自己的人生要有规划。尤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要有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态度,全面兼顾细节,这也与德国的社会氛围和传统文化相符合。

 

自我管理受用终身

 

当然,对吴青来说,适应德国的教育模式,不是个难题。这与他在中学的学习经历密切相关。

在中学学习期间,当时的整个国家、社会并不是今天这样的繁荣发达,初高中学期期间,生活艰苦成为他又一个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住宿。吴青说,当时他们一个宿舍里住了20多个学生,由于电等供应有限,晚上九点就要熄灯,同学们就会卧谈,由于人多,要让自己的话被听到,就需要扯大嗓门吼。

卧谈的话题天马行空,各有各的爱好,大家都“脑洞大开”,这样的卧谈基本每天都会有,直到辅导员敲门“警示”,整个寝室便会突然夜雀无声,大家悉悉索索入睡。

不过想睡个安逸好觉也不容易,吴青说,晚上一下自习,同学们就要“抢水”。热水基本是不可能的,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校园食堂供应少许开水,但事实上很少有学生能尝到热水的滋味,因此一年四季都是用冷水洗脸洗脚。当然,冷水资源也不多,一下晚自习就得赶紧去抢,去晚了就没有水洗漱。

吃饭也是同学们每天要面临的一大挑战。食堂采取分餐制度,每一桌男女搭配共8个学生,定量的饭和菜,同学们自行分而食之,如果去晚了,可能就没得吃的。“我们那时都希望自己桌多几个女生,他们吃的少点,男生就可以多吃点”。吴青打趣说。

这样的生活占据了同学们的大多数时间,当时还不是双休,同学们要到周六下午才能回家,然后周日晚上六点以前,必须全部到校,“同学们之间相互陪伴的时间,比父母陪伴的要多得多”。

这样的学习生活环境,有部分学生掉队,没能进入高中,甚至中途掉队,对吴青而言,这个环境却培养了他终身受用的能力。

他说,在二外读书期间,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学习,考上高中。但是如果一门心思只埋头学习,可能就不能生活下去,比如用不上水,吃不饱饭,和同学关系相处不好……

“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平衡能力,学会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吴青说,在那样开放的教育环境中,能成长起来的学生大多数都会在未来的路上越走越好;而掉队的,可能那样的环境不利于他们成长,也会及早寻找另外的生长路径。

在吴青看来,正是在中学五年的磨炼,深深影响了他在去德国留学、回到香港放弃学术从商等几十年的工作生活,那时候学到的平衡得失、管理自我的能力,让他在回国后,果断放弃继续学术研究,投身商海,“因为我发现我的兴趣在那里”。

弹指一挥间,吴青离开原四中校园已41年,此次回渝,他也在做与现二外相关的工作。对于如今正在二外学习的小学弟小学妹,吴青说,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学习要先学会认识自己,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责任心,注重细节,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要仅仅为一个答案而读书。



吴青与同学回校合影










图/欧阳祖兵

文/ 秦雨

编辑/ 袁欢




(阅览次数:2022次)  【  】 【告诉好友】 【关闭】   

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 2013 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 渝ICP备12345678号 技术支持:重庆鼎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