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HOME

人物春秋

校友剪影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春秋 -> 校友剪影

华龙网专访我校校友田祥平
http://xyzj.cqew.com.cn   2015年11月6日

田祥平,重庆南开中学校长,原南开中学副校长

 南开中学:“五度”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专访

 

    教育本身是为了点化生命,涤荡思想,使受教育者生命丰盈起来,人生价值光彩起来。然而在功利化和实用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部分教师却过于讲求实际,而缺乏理想主义的光辉。

 

    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认为,教育是在为未来培养人,因此办教育的不能过于短见,要有一点理想情怀。他认为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心无旁骛,走一条尊重教育本生发展规律的办学之路。

 

    因此,在南开中学,教师们努力的目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名牌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更是要塑造出一个个既有坚定理想信念,又个性鲜明的活生生的人;教师们奋斗的目标不仅仅是百分之百的升学率,更是要造就未来公民的优秀素质和中华民族的高尚精神。

 

    岗前“三问”,加快新教师适应“速度”

 

    华龙网:对新教师来说,从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的转换是一种本质的转变,学校是如何引领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的?

 

    田祥平:新教师如何快速进入新角色确实是学校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南开中学,每位新老师都必须自问三个问题,一是“我到底爱不爱这个工作”,二是“我拿什么来爱我的工作”,三是“我将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只有这三个问题有了答案,新教师才算真正完成角色转变,才能快速适应新环境、新工作。

 

    同时,学校还将开展岗前培训,帮助新教师熟悉未来工作环境,更真切了解教师的工作内容,提前认清自身工作能力的优势与不足,通过科学调整为新学期正式上岗做好更充分地准备。

 

    立足课堂,保障教师培训的“效度”

 

    华龙网: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战略后备队,学校对青年教师是否有所规划?

 

    田祥平:青年教师的状况关系着我校教师队伍的未来,关系着我校的未来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整体发展,所以我校对青年教师的规划是“一年站稳讲台”、“三年走通教材”、“六年成为骨干”。

 

    华龙网:青年教师如此重要,学校是怎样培养青年教师的?

 

    田祥平:教学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任务,课堂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阵地,在青年教师的培训上,学校主要是以课堂为载体,通过听课、磨课、上课反复训练,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为此,学校制定了《重庆南开中学青年教师听课制度》,成立了校长听课团,并且坚持了传统的公开课、汇报课制度。同时,学校还通过举行优质课基本功大赛、独立备课命题大赛,举办教育教学年会,开设班主任工作坊等方式为教师成才搭平台,修道路。

 

    名师示范,引领教师发展的“高度”

 

     华龙网:师资是学校的第一资源,精良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南开中学是怎么打造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

 

    田祥平:为打造富有创新精神、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学校组织本校的“重庆市名师”、特级教师、研究员组成名师团队,开设“名师讲堂”,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以发挥名师高端引领、示范指导的作用。除“名师讲堂”培训外,我校正在酝酿设立“重庆南开中学名师工作室”,期望通过学科为纽带、名师为品牌、工作室为载体,进一步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探索并建立优秀教师的培养机制,建设一支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名师队伍。

 

    以评促建,激发教师学习的“热度”

 

    华龙网: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而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来自心理的疲乏。学校有哪些措施来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做一个有价值的教师呢?

 

    田祥平:重庆南开中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她指导学校的教师们不断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的归零后再创新。学校重视对教师的不断刺激,让他们保持学习的“热度”,比如开展比赛评选活动,这种特殊的培训方式,其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激活教师们的竞争意识,吸引大家对活动的注意力。通过开展热火朝天的比赛评选活动,达到宣传交流,激发教师学习热情,同时展示个人及团体风采的目的。

 

    搭建平台,推进教师探究的“深度”

 

    华龙网:当代教师不再是个单纯的“教书匠”,它应该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既是引导者又是创造者,在这方面学校是怎么做的?

 

    田祥平:为了让我校教师发展成为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以及深度探索意识的研究者,学校为教师们搭建起专业的教育科研平台——《南开教研》和校级子课题。

 

    《南开教研》为教师们搭建起展示才学、以文会友的平台,不仅可以引导教师们重视科研、落实科研,也丰富了教师们的精神世界。而课题研究能帮助教师有力地解释教育现象,在课题研究的引领下,教师对教育发展规律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张华 采写)


(阅览次数:1131次)  【  】 【告诉好友】 【关闭】   

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 2013 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 渝ICP备12345678号 技术支持:重庆鼎网科技